游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场所
一般来说,正规的游泳场所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配有专业救生员和监视设备,卫生状况也比较有保障。游泳过程中,如遇意外及危险时,应及时大声向救生员及周围人求救,并高举双手,以引起注意。
2.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身体状况不良时不宜游泳,尤其患有癫痫、先心病、中耳炎、皮肤病、急性结膜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宝宝不宜游泳
3.监护给力
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游泳,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家长能立即察觉并采取行动。
4.装备齐全
游泳时应配有泳衣、泳帽、游泳眼睛、耳塞等器具。
•泳衣、泳帽大小要适当,不要选择绳子系到颈部的泳帽或泳衣,以免发生意外;
•游泳时应坚持戴泳帽,可以保护头发不受池水伤害,还可固定头发。
•为了防止眼病,游泳目镜也是游泳时非常需要的装备之一,对于初学者,还起到了纠正水中睁不开眼睛的毛病。
•还可为孩子准备一副耳塞,可以预防因进水而引发中耳炎。
•同时还可备些毛巾、拖鞋等个人用品,游泳间隙上岸后用毛巾擦干身体,防止感冒。
•防滑的拖鞋,可以让孩子更加安全。
•对于初学者来说,还应该准备救生圈、浮标、打水板等可以帮助练习的物品。
5.预防传染病
•患有各种传染病的人群不宜游泳,这是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
•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规章制度,在进入游泳池前或上厕所后,应通过强喷淋浴冲淋全身,并在浸脚消毒池中认真消毒双脚,再进入游泳池,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不能在游泳池内洗澡、吐痰、擤鼻涕、小便等,在池中小便不仅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污染了池水,而且对自己来说,小便时可能会造成自身的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