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引起了我们的紧张情绪呢?
我记得自己高考那年,早上起来,家里人开车送我去考场。本来我自己对于高考并不觉得紧张,结果车上的广播里,主持人不停地提到,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广大考生参加高考的日子,不停叮嘱大家千万不要紧张。本来我对于考试一点都不紧张,但听了会儿广播,听到主持人不停地提到“紧张”这个词之后,我也不由得开始紧张了起来。
也就是说,当我们越来越关注紧张这件事儿的时候,就会变得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我们越想做好就越紧张。当我们感到自己要做的这件事,受到很多人关注的时候,比如,台下坐着我们的领导、我们的父母,或者自己心爱的异性坐在台下关注着自己。为了能在他们面前表现得旁征博引、潇洒自如、镇定自若,我们反而更容易感觉到紧张。
导致我们会感觉到紧张恐惧的原因,是因为大脑里缺乏运转大脑皮层所需要的足够多的能量。因此我们才会觉得紧张,甚至一上台就发现自己大脑一片空白,明明准备得很充分的演讲,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么,如何克服紧张情绪,让自己拥有从容面对公众讲话的能力呢?我找到了5个方法。
1.通过公开练习来克服紧张。
我曾经就读的一所重点中学的音乐课非常有特色,特色并不在于音乐老师教大家各种乐器或是乐理知识、歌唱技巧,而是那个音乐老师告诉我们,通过他多年的演出经验,他认为克服上台的紧张情绪,才是保证表演出色的第一关。
于是,这位音乐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回家都要练习一首歌,每周音乐课上,大家都要轮流上台表演唱歌。
有的同学刚开始会紧张,上了台之后不敢大声唱,就算拿着话筒,同学们坐在后面也听不清他在唱什么。而他看着同学们,也很不自在。但通过一个学期的音乐课的练习,在每个人都经过了几轮上台演出的机会后,大家的台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乎没有人再因为上台而感到紧张了。
2.做足准备。
如果你只是准备了一份提纲式的PPT,当你走上讲台感到紧张时,可能脑子就会 变慢,无法根据自己的提纲说出更详细的内容。不妨提前准备一份演讲的逐字稿并背诵下来,这样,即使站在台上紧张,也有充分的内容可以让我们背诵或朗读。
3.降低场地因素的干扰。
比如说,在演讲开始之前,提前去场地熟悉环境,熟悉自己的听众,放松心情。
4.录像自拍。
我尝试过对着手机录像,为自己读过的好书做推荐。刚开始,一按下录像键,面对镜头的我就开始紧张,说话的时候,“嗯、啊、哦、然后”之类的口头语多得不得了。也常常说错话,要重新来过。多录几次之后,就会感觉自己的心情,放松了一些,没有刚开始那么紧张了。
此外,把自己录的小视频公开发表到互联网上,大部分人都会给予鼓励,这样,下次再录像的时候,就感觉自如了许多。
5.保持真实。
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笑来老师说过,别管“精彩”,只关注“真实”。在准备的时候,针对自己演讲稿中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真诚的问自己:这是我吗?这是我自己的话吗?这是我自己做的想的吗?这是我自己真的100%相信的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心理上就不会有任何负担,也不需要刻意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因为对于听众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事实,而不是演讲人本身。
根据以上几个方法,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相信你一定会拥有从容面对公众讲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