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簪的样式你了解多少?

发簪,古代汉族人民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发簪大都是男子送给女子的定情之物,后宫的妃子们除了穿着华美的服饰,头饰也有佩戴精美的发簪。将长发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再配上典雅的长裙,立马变成古典美人。不同的发展搭配不同的衣物妆容,给人不一样的风情。


唐宋之后就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其中唐代敦煌壁画中的形象比较众多的就是妇女插满花簪。


古代汉族女子长大成人是插笄,需要行"笄礼"。据《仪礼》等书记载,古时女子15岁的时候就被看做成人。15岁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到15岁时,这个时候可以嫁人了,就可以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


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发簪式样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