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小画家”总共分几步

多年来,济南高新区的学校采取“两翼多层”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质量的基础上,音乐、美术、体育、道法、信息技术等科目的学习同样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济南高新区教育提出了“三拥有”精神,这也让孩子们“放飞”在愉快学习的氛围中。“除了保证正常上课,我们还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让他们更热爱自己的校园生活”。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党组成员李继冶说。

今天,请跟随新黄河记者的笔和镜头,来看看在济南高新区学校就读的孩子们,成为一名“小画家”总共分几步。

想尽办法,让孩子爱上美术课

4月21日下午,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美术教师张茜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在教室电脑的投屏上,以医疗队员、消防员、警察等“逆行者”形象为主题的油画、国画、简笔画等画作一一呈现,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中,孩子们不但明白了“人民英雄”为百姓负重前行的高尚品德,也学会了画画的构图技巧。

张茜的课堂上,孩子们拿足了画具。(李鹏摄)

“美术课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课程”,张茜要求孩子们拿出画笔,开启“创作时间”。她说:“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画一幅我们心中的英雄,好不好?”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完整创作的能力,因此,张茜会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通过风趣的语言告诉他们构图规则,以及下笔的方法等。下课铃响起时,不少孩子已经完成了画像的构图,而完成这幅画,则成了他们的美术作业。

谭琦为孩子们讲述风筝的魅力(李鹏摄)

4月22日,10:30,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开拓路校区的上课铃声响起,美术教师谭琦拿着一只风筝走入五年级12班的教室。这一节课,她要通过手中的风筝为孩子们讲解构图之美。在讲述了风筝的几种类型之后,谭琦也将教案中要求的美术知识传授给了孩子们。

在高新区学校的美术课上,不少教师还开启了创新实践,想尽办法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在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美术教师刘维萍在教授人物绘画相关课程时,巧妙地将美术与道德与法治课、心理课相结合。比如在《那一刻的我》的课程中,学生们通过欣赏优秀人物肖像画作品,感受绘画魅力与技巧。同时,联系道德与法治课中“认识自我”的内容,学生们在绘画中反思自己在不同场景中的角色,明确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让作品更具思想深度。心理课的融入,也让学生们能借画笔展现独特的自我,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创新性主题课程,是刘维萍上课的亮点之一。(受访者供图)

在教学《精美的邮票》时,刘维萍创新设计课程主题。她把这节课与《漂亮的装饰柱》《有趣的属相》等内容整合,开展“校园主题邮票设计”活动。学生们兴致盎然,积极思考校园里的特色元素,如标志性建筑、特色活动等,将其与邮票设计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一张张独具匠心的邮票作品,极大地激发了综合设计思维能力。

在社团课中,“美术”是非常“抢手”的课

“仅仅依靠日常的美术课,我们无法实践‘三拥有’精神。”李继冶说。因此,高新教育人“打起了”延时服务和社团课的主意。

谭琦是一位喜爱手工的姑娘,多年前的一次美术课上,她忽发奇想,拿着一卷毛线走入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手工创作了各种人物头像。受到启发的谭琦又指导孩子们用毛线画的形式参加了济南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班级)文化艺术节比赛并一举夺魁,她本人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从那以后,每周二下午的社团课程,就有了谭琦的“毛线画”。

在高新区,美术社团的种类丰富多样,孩子可以凭借喜好自由选择。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美术教研组长王薇的陶艺课程就是在孩子们心中非常“抢手”的一门课。

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西游取经团队(李鹏摄)

4月23日,王薇带记者参观了她的陶艺教室。在这里,不但有拉坯设备,还有专业的电窑。王薇说,每当“开窑”的时候,一群孩子围在一起,那期待的目光最能说明孩子对于这门课程的热爱。“每年我们招新人加入的时候,报名的学生总会很多,我们只能优中选优。”王薇说,学校非常支持社团课,并为孩子们购置了专业设备,而孩子们也不负所望,通过巧手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工艺作品。王薇说,去年,孩子们结合语文课课程,捏造出《西游记》的取经团队工艺品。今年,她将和孩子们对《水浒传》“下手”,让108将全部露个脸。

张楠的课堂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珐琅画。(受访者供图)

其实,高新区提倡以家校社共育为主题的“三引导”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攻”了社团课程的开展。很早之前,高新区科航路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就联合学校各位教师各尽所能,走到学校辖区社区,与居委会携手带去亲子课程。贾亚楠将其命名为“尚品自习室”。学校美术教师张楠将珐琅画带到了里面。在社区活动室,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张楠的指导下进行珐琅画的创作。一节课下来,每每都有上佳的作品问世。贾亚楠说,周末、暑假,都是尚品自习室最忙碌的时候,在这里,通过家校社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对美术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要想学生学得好,先要打通美术老师“提升通道”

现在,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4年1月28日,这时,本来是放寒假的日子,在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的教室里却“挤”满了人。一层的教室里,不少考生正在奋笔疾“画”。

美术老师基本功素养大赛,祖婧媛展示漫画功底。(李鹏摄)

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教师祖婧媛拿出自己引以为傲的铅笔,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而故事性极强的漫画就呈现在了画纸上,她得意地弹了弹纸上残留的橡皮屑,准备稍作休整就要交卷了;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美术教师李东青则用一幅国画描绘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宣纸上的笔墨丹青,凝聚了他的绘画功底;隔壁考桌的高新区奥龙小学美术教师白丽则用油画写生出即将过年时的白雪皑皑,手中的调色盘色彩丰富,白丽的调色水平可见一斑。

美术老师的基本功素养大赛,白丽创作一幅油画。(李鹏摄)

版画、金丝画、雕刻……高新区的美术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原来,这是高新区每年一度的教师基本功素养大赛。回想起每年考试的情形,高新区春秀小学美术教师杜鹏飞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通过考试,老师们进行了总结和提升,而且倒逼我们去掌握其他美术技巧,让我们的课堂更丰富。”杜鹏飞认为,美术课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老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美术课,这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李继冶认为,要想让学生们学得好,美术老师的水平一定要高。因此,高新区教育文体部不断“贯通”教师的成长渠道,为每一位教师赋能。最终,教师成长反哺学生成长,这就是高新教育“两翼多层”教书育人体系的关键点。

记者:李鹏 摄影:李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李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