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炳文 谭利炳)走进安仁县洋际乡狮岭村松林组,当村民们聊起 “邻长”侯茂军,言语间满是感激与称赞。50多岁的李苟仔建房时,因与邻居地界划分不清产生纠纷。侯茂军得知后,主动介入调解,6次往返双方家中,反复沟通协商,最终李苟仔的新房顺利建成。“我对侯邻长的调节心服口服。”李苟仔感慨道。
在狮岭村,像侯茂军这样的“邻长”并非个例。全村52位“邻长”活跃在各个角落,邻里间有矛盾,第一时间上门调解,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他们织就的基层治理网格,使狮岭村的整治抛荒、粮食生产、森林防火、环境卫生、纠纷化解、公益事业等工作都有声有色。
洋际乡党委、政府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创新推出“邻长包户、组长包组、片长包村”的“三长机制”。从人员选拔、队伍管理到权责任务、运作流程、奖罚考核等10个方面,进行了科学严格的规定。全乡7个村精心选拔出322名大局意识强、服务能力好、工作干劲高的党员、群众代表担任邻长,120人担任组长,37名村干部担任片长。
在青山村推进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三长机制” 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由于涉及小田改大田、渠道弯改直、田间机耕路改修等工作,利益关系复杂,矛盾频发。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三长”成员,白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实地勘察,晚上组织召开屋场夜话,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倾听意见、解答疑惑。通过“三长”们的努力,23个矛盾问题被及时化解,不仅让1000亩高标准农田顺利种下高产双季稻,还因地制宜开发了1000亩中药材基地。
自“三长制”实施以来,洋际乡“三长”们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当好上传下达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移风易俗的宣传员等角色。去年以来,共消除安全隐患、邻里纠纷、违规建房等问题70多起,办理产业开发、土地流转、家门口就业等实事200多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基层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