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时节,步入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老城社区,茶树一垄垄沿山势铺展,如绿色海浪般绵延起伏。清晨,点点云雾萦绕大地,基地内茶树新绿初绽,茶垄间,采茶工人腰挎茶篓,双手在茶丛中翻飞,一捏一提,不一会儿,竹篼便装满鲜茶。
从种植、管护、采摘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当地村民的加入,不仅解决了茶产业发展的用工问题,还帮助附近在家劳动力实现季节性就业。“平均每天都有100个左右的工人采摘春茶,采摘一般会持续到5月中旬。”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老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艳霞介绍,“茶山每年大概解决就业1000余人,这片绿叶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采摘下来的茶叶,便迅速送往各加工厂房,经过杀青、摊晾、揉捻、提香烘干等程序,以及一系列精细工序和质量把控后,便赶制成优质干茶供应市场。
“我们坚持当天采摘当天加工,确保茶叶新鲜。日均加工量约300斤,通过加工销售或收取加工费,年利润可达3万元左右。"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老城社区茅香坡二毛加工厂负责人韩玉强说。
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道真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大茶基地、推广茶科技、做强茶产业、打造茶品牌、弘扬茶文化、增加茶收入”的思路,建基地、精加工、做有机、提质量、育龙头、拓品牌,在坚定不移做大茶产业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业、以茶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道真自治县现有茶园近10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6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万亩、有机认证0.3万亩、雨林联盟认证6000余亩,先后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
穿梭在茶园里的身影,不仅仅只有工人。自今年春茶开采以来,道真县的农技人员们也深入茶场开展了茶园管护指导和茶叶加工技术服务。
“特级的茶叶,芽长于叶。采茶应先采顶端,才能保证侧芽营养供应……”茶园内,道真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伯潍亮正在对茶叶采摘进行现场指导,“采茶时需用拇指与食指轻折芽头,避免掐采导致变色,确保茶叶品质。采摘手法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及茶树长势。"
俗话说得好,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当前,道真自治县各茶园春茶采摘如火如荼。伯潍亮表示,今年的春茶产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
据了解,自今年春茶开采以来,为保障春茶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茶产业经济效益,道真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农技下乡50余次,开展春茶采摘、茶叶加工及质量安全技术指导,助力茶农、茶企增产增收,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茶产业过上了美日子。
道真茶,有形、有质、有情。但长期以春茶生产为主,夏秋茶缺乏开发利用。
2024年,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立足道真自治县茶产业现状,牢牢锚定东部大市场,两地协作抢抓珠海·遵义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会同两地相关部门广泛深入茶企、茶园调研,多次赴上海、深圳、珠海等新茶饮产业优势地区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新茶饮供应链头部企业深圳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7万斤夏秋茶收购订单。预计2025年签订夏秋茶订单500吨以上,将带动1400户茶农增收,户均可增收1万元。
茶农抢抓时节采摘新茶,车间机器轰鸣赶制新茶。
农技干部下乡助力茶产业生产,政策机遇助力茶产业发展。
承载着大自然馈赠的绿叶,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金叶子”。
记者:庞飞 马云才 道真融媒 向阳 向淑鑫 杨丹
编辑: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