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花、夜间文旅……清明假期出游谁是流量密码?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清明假期恰逢周末,作为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居民游客踏青旅游、返乡探亲等出行需求旺盛,各地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推出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出游需求,促进春季文旅消费繁荣。

一是春日经济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赏花、游园、登山、文化体验等受到游客青睐。相关数据显示:“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46%,

武汉东湖樱园、洛阳的牡丹花会、无锡鼋头渚樱花谷等传统赏花地持续领跑热度榜;

伊犁的杏花和林芝的桃花则吸引了大量中长线游客拼假前往。

赏花经济持续升温,带动游客向县域市场深度流动,“县域游”乘风而上。相关平台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全国县域五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45%。

二是文体商旅多业态融合创新消费场景。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国内体育赛事、音乐演出相关旅游搜索热度同比激增48%‌,部分热门研学产品提前20天售罄‌。

江苏宿迁、盐城、扬州三场马拉松赛事吸引大量外地跑友乘坐高铁“跟着赛事去旅行”;

“跟着演出去旅行”持续走热,成都、眉山、雅安创新推出“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观剧惠游”带动三苏祠、瓦屋山等景区热度提升;

4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岛首秀发船,这是“爱达·魔都”号在我国北方运营的首站,邮轮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三是夜间文旅经济持续升温。

多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沉浸式演艺、互动式体验和场景式消费,并对夜景照明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与夜市的开放时间,进一步优化游客体验,提升夜间文旅消费品质。

4月3日18时至4月6日6时,纳入监测范围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4241.49万人次,同比增长18.4%。

(总台央视记者 曹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