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京畿大地升腾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的十年的历史坐标上,“千年督亢”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正以“进”的姿态、“新”的作为,在“魅力之城、绿建之都、商贸强市、发展高地”的蓝图指引下,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篇章。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这座京南保北的活力之城,解码这座城市的破局之道与为民初心。
以“民生坐标”丈量发展高度:从教育医疗突破看幸福城市建设
2025年,高碑店锚定“教育强市”目标,并启动职教中心新建项目、推进综合医院等民生项目竣工使用,实现教育、医疗向着“领跑县域”的目标加速起跑。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教育医疗更是群众最关切的‘心头事’。我们始终把‘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触手可及’作为头等大事。”高碑店市委书记贾伟斌称。
高碑店一中新校区拔地而起(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为实现“教育强市”目标,高碑店在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该市一直积极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深度合作,目前已与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北京圣陶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选派高碑店教师前往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进行跟岗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北京圣陶研究院举办的专业培训等,这些举措都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1530”工程在2021年保定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启动,该工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以点带面提升了全市基础教育水平。高碑店实施名校长领航、名师强基、名校创建三大专项行动,促进先进教学理念在高碑店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为发挥名校长引领作用,该市依托校长工作坊,全面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制定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所有校长、副校长任职,一律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依托名师工作室平台、1530青年教师工作坊,采取共同学习、共同备课、共同研究、互听互评等模式,加速培育高水平教学骨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该市打造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师资,建设教育强市,让高碑店的教育水平达到全省领先。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高碑店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利用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合作,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高碑店人民在家门口能够获得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把高碑店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医疗高地,打造成民生幸福的健康之城。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专家赵克强(左一)在高碑店带教(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强化协同发展,高碑店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与北京著名医院的合作,围绕专科共建、远程医疗协作、人才培养、专家坐诊等多个领域,建立更加紧密的医联体,持续增加北京专家接诊人次和高难度手术开展例数,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触手可及。2025年,高碑店市将以市医院为样板,新引进2至3个北京专家团队,打造“每个科室都有北京专家坐诊”的品牌。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德仁医院、全程普惠体检中心、明仁眼科医院继续加强与现有京津著名医院合作,积极拓宽合作医院、合作内容,努力打造医疗协同发展的示范标杆。
以“协同基因”重塑发展格局:从环京节点到京雄保枢纽的跃升密码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作为“京雄保一体化示范区”,高碑店以“环京临雄”区位优势打造“京雄保一体化示范区”。
贾伟斌称,高碑店的战略价值,在于既能承接北京疏解、又能服务雄安建设。高碑店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深化对接,促进成果转化。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高碑店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精心挑选了20多家绿色建材、电力装备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前往北京、雄安等地开展了多次产学研对接活动。部分建材企业与雄安建材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在建材供应、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
奥润顺达绿建科技大数据运营中心(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产业引领,加快创新发展。该市围绕“4+3”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产业链技术创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绿色健康建筑产业方面,2024年8月16日,奥润顺达集团与国家航天科技·太空科技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航天技术绿色健康建筑联合实验室”,把“环境控制与生命健康管理”技术融入超低能耗建筑中,提升空气净化、室内环境控制、水循环等综合功能,实现从“超低能耗建筑”到“绿色健康建筑”的全面升级,打造航天级的“陆地太空舱”。在信息智能产业方面,正在建设联想新视界工业元宇宙科技产业园,首批入驻盈创星空、联瑞电子等12家企业。
围绕人才的“引、育、留”,高碑店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优化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努力打造京南保北引才聚才新高地。
该市借鉴雄安新区“雄才十六条”等人才政策,推出柔性引才计划,实行“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模式,吸引京津高端科技人才到高碑店。同时,围绕“4+3”产业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定向对接京津高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为我市引进更多紧缺人才;建立高碑店籍人才库,对在外工作的技术骨干、企业家,推送家乡产业政策,对返乡创业者给予适当奖励。
以“绿建芯城”定义产业未来:从民营经济突围看新质生产力培育
民营经济是高碑店发展的“主力军”,高碑店打出政策“组合拳”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高碑店高规格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办”10条政策和“3+N+1”改革88项举措;分类制定7个方面促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发布“1+2”全面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系列文件;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暂行办法》。同时,拿出真金白银,大力表彰奖励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唱响支持企业发展鲜明导向。2024年,该市出台《高碑店市营商环境“高效办”品牌方案》, 聚焦“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人文”六大环境,制定创新改革举措66条。
为推进科技创新方面,该市制定《高碑店市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八条措施》,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优惠。同时,通过“高企无忧”惠企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研发惠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2024年,成功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增长78.8%,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19家、增长29.3%,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获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1家。
在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赋腾河北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操作智能化生产线(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搭建平台、办好会展、健全机制,高碑店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奔走效劳”。到海关总署跑办对接,推进B型保税物流中心尽快封关运营,与大兴机场综保区和雄安综保区错位发展,建设京津冀地区进口民生物资仓储配送中心和服务保定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外贸服务新平台;成功举办2024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健康建筑大会,实现“专家学者量级、技术前沿引领、会展成效成果、影响深度广度”四个突破,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14.9亿元;建立了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定期与重点外贸企业沟通联系,了解企业进出口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为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高碑店市优化科技服务,举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培训会,邀请专业三方服务公司,对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助力企业应享尽享。并设立研发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投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科创园区建设,设立创新基金,完善创新生态,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续机制,帮助企业有小变大、由大变强。
以“党建红心”点亮治理底色:从机制创新看幸福共同体构建
基层治理井井有条、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答卷的背后,跃动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我们将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阵地、夯基础、强队伍,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提质提速。”贾伟斌说。
以党建引领营商环境建设。该市研究制定《高碑店市营商环境“高效办”硬措施 68 条实施方案》,针对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人文六大环境,提出 68条举措,包括“提升企业准入便利化”“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土地混合利用模式”“建立矛盾调处中心”等,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造高碑店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企面对面”座谈会等企业服务活动,各级领导干部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相关部门“一把手”常态化走流程,逐步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持续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同时,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实行“企业宁静日”、入企检查审批、“综合查一次”等制度,大力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常态。
以党建引领民生事业发展。高碑店深化机制改革,深化12345“接诉即办”改革,推动“能办快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有一办一”向“举一反三”转变,“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开展重点领域攻坚,持续开展全市城乡建设领域遗留问题及信访稳定重点疑难问题集中攻坚大会,聚焦房地产开发、城中村改造、堤内村搬迁、新民居建设等重点领域遗留问题和信访稳定疑难问题,发挥好61个专班作用,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以雷霆之势打好集中攻坚硬仗。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进网格化建设,强化网格规范建设,明确人员、职责和考核机制,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将党的建设、信访维稳等所有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实现网格“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推进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广兴华云服务模式,优化居民基本信息、商铺基本信息、网格员管理以及民生诉求四大模块,强化网格员每日巡、随手做、实时报,实行“四单工作法”,探索基层数字治理加强版。
下一步,高碑店大力支持每个村(社区)党支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形成“一村(社区)一品”发展格局,构建高碑店基层党建品牌示范矩阵。开展“聚合力·破陈规·树新风”主题活动,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全力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新时代立明新风,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暮色中的高碑店,燕赵大街华灯初上,首衡物流园的车流川流不息,奥润顺达的智慧工厂灯火通明。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与现代梦想的城市,正以“赶考”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答卷。正如贾伟斌所言:“高碑店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让经济数据飘红,更要让群众的笑容更灿烂!”在这片热土上,一幅产业与民生共荣、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