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星云 来源/90后阿生进城记
2022年的春节刚过,路上还有一些有亲戚的车辆和行人,络绎不绝,甚至还依稀能听到村外麦田的某个坟墓上,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整个附近村子里,处处张灯结彩,红色春联,在春风里还微微摆动着手,处处都透着喜气,而她年仅90岁的奶奶,却在这个节骨眼,大年初六的早晨,竟不幸逝世了。
她的爷爷和外公,早在她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相继不幸逝世了,而她的奶奶和外婆身体都挺好,一直种几亩地,顺便养猪,养鸡鸭鹅补贴家用。
只是,奶奶家的近20亩土地,正好被南水北调工程给占用了,让奶奶生前,拿到了近40万的补偿款,生前又几乎没怎么住院,以至于去世,隆重地办完丧事,还剩下30多万存款。
这笔30多万存款,算是奶奶最后的遗产,在大城市里,说实话也不算特别多,可是,放在农村,那就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自然也成了她家和大伯及姑姑家争夺的焦点。
由于,奶奶生前,合作医疗卡,银行卡等证件,都由她姑姑在负责保管,毕竟她出去打工后,只有姑姑还在农村老家种地,而且嫁的不远,总替他们照看老人,特别是老人有三病两痛时。
而,早在奶奶逝世,出殡后的第一天晚上,她的大伯就提议,三家,每家10万分了这笔钱,剩余的钱等给老人办完三周年,请三天大戏用,到时候不够,咱们三家再补进去就好。
然而,姑姑在家族里排行老大,由确实对待老人不错,向来又知道她大伯大妈的为人,怕真的分了钱,到时候给奶奶过3周年,怕是为了要钱闹矛盾。
于是,她的姑姑就直接否决她大伯的意见,等办完三周年,看剩多少再商议如何分。
她父母和大伯大妈,都基本对她姑姑的尊重,这个提议,当时基本没任何意见。
只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的正月初六,为她奶奶办完三周年,唱完三天大戏,姑姑带着账本和剩余的25万块,来到了她奶奶生前居住老房子,开始商量分钱时,却出了意外。
她的姑姑先说道。
“咱爹去世的早,咱妈为了咱们三家都出了力,不管孙子孙女还是外孙,也都一碗水端平,帮着照看到一个个初中毕业,远走高飞,省吃俭用一辈子,现在给咱们姐弟仨剩下这25万块!”
“我觉得,既然咱妈生前没有偏向任何一方,那起码说明在她老人家心里,儿女都应该平等对待,所以这笔25万块钱就平均分成三份,我只要8万块钱,你们弟兄俩各自平分85000块钱吧!大家有啥意见不?”
说话间,她的大妈走进来,对着她大伯使个眼色,她的大伯便立马反驳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姐,你都嫁人了,你的儿女都不跟咱爹一个姓!”
“传统都讲,好女不分娘家财,你还好意思分走8万块么?”
“还有老二家的,就不能不要分么?毕竟他家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生的儿子,12岁就在广州出车祸去世了,而只有我家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她的大妈也补充道。
她的姑姑先气急败坏地咆哮道。
“老大家的,你们两口子扪心自问,爹去世这么多年,咱妈的生活费,包括你家三个儿子学费,你们家出了多少?”
她的父亲直接气的浑身直哆嗦,怒不可遏地反驳。
“大哥,你家生了三个儿子是不假,可是,这么多年来,咱妈的生活费,都是我跟大姐在承担着!”
“大姐的提议已经够给你面子了,你们家还想独占,怎么可能?!”
她的母亲也严厉地骂道。
“老大家的,做人最好别太没良心,看看你家还有两个儿子,都35岁了,没娶到媳妇,别为了这点钱,弄得大家对簿公堂,也让孩子打了光棍!”
她母亲的话,如同一颗定时炸弹,瞬间让她的大伯大妈一家失去理智,要来打她父母,幸好被路过邻居拉开。
大家如此一番争吵,原本勉强维持在一起的和气,瞬间被搅散了,彼此闹的不欢而散。
不过,当天晚上,父亲的银行卡里,还是收到了姑姑转来的85000块钱,还有发给她父亲的一段话。
“兄弟啊,你们一家好好过日子,别听老大家那一通倒弄,有女儿怎么样,有儿子又怎么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将来谁要求谁办事呢!”
“他不仁我不能不义,我作为大姐,长姐如母,虽然不能跟咱妈一样疼你们,但是,基本的公平还是该有的!我也给了老大家85000块钱,他爱要不要,如果为了这事,今后不来往,那就是他不懂事,瞎活了60多岁!”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情结,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终结呢?明明她在奶奶生前,也有回来为奶奶过寿,给奶奶钱看病,她的姑姑也是照看奶奶最多的,为啥还要被指责呢?
难道,就因为是女孩子,在出生那一刻,就失去了在大家族里分得利益的资格么?这也太荒谬了吧?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