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分为两种,一种是“职官”,就是有明确品级和职责的编制官。比如尚书、侍郎、总督、巡抚等都属此类;另一种是“差”,比如军机大臣、各省学政,乡、会试考官等。
钦差大臣当然是官(因有原品级),但确切地说属于“差”。差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时效性,是皇帝临时差遣某个官员去办理某一特殊事务。钦差大臣是皇帝钦点,和明代的巡按类似,具有代天巡狩的性质。说白了,钦差就是皇帝的代言人。
钦差大臣首先得是职官,而且一般级别都不低。按清制,钦差大臣向来是在京三品以上大员,由皇帝钦点派遣到地方或监军、或刑案、或钱粮、或赈济。
一般来讲中级官员是没有机会成为钦差大臣的,一来是级别低的官员都不是皇帝的心腹宠臣,让他去担任钦差显然不够分量;二来是钦差的级别过低,不足以威慑群小,到了地方后,往往会被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轻视。
从清代的普遍情况来看,钦差大臣都是侍郎以上大员充任,若是重大情事,则是首选军机大臣、大学士和尚书,甚至还会委派皇子和宗室王公。
钦差大臣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后,先要上奏汇报,然后请旨返回京师。皇帝同意后,便启程回京交差,完成了这样一个程序,便会撤去钦差一职,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明清两朝皇权高度集中,尤其是清代达到巅峰。我们在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经常看到钦差大臣持有尚方宝剑,行先斩后奏之权。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清代的钦差大臣权力有限,无时无刻都在皇帝的监督之下。
和以往的朝代比较,清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康熙以后开始实行奏折制。明代的时候,大臣给皇帝上书,需要通过通政司、内阁,才能将奏疏上达皇帝,这里头就缺少保密性。也就是说,在皇帝没有看到奏疏时,内阁早已知晓内容。
奏折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单线共同,当中没有第三人知道内情,这种信息沟通方式,有利于保密,且奏折的传递速度快,根据紧急程度分为四百里、六百里、八百里,即所谓的马上飞递。
信息传达及时且保密,这就让清代的皇帝不需要将权力最大限度下放,钦差大臣几乎也是天天上奏请示汇报,因此钦差大臣很多事做不了主,也谈不上先斩后奏。
还有一点也是需要说明的,清代的钦差大臣人选,往往不止一个,官方的称谓叫“钦差正使”、“钦差副使”,有时还会是两个以上。这样的安排也是皇帝为了杜绝钦差欺上瞒下,徇私舞弊而作出的防范措施。
最后是钦差大臣能否调动军队?
清代在军队的管理上比明代更严,兵部名义上掌管天下兵马,其实兵部并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同样身为中枢的军机处也无权,唯一能调动军队的就是皇帝。
调动军队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遇到战事,皇帝出巡,地方剿匪等等,都需要调动军队。对内对外用兵,是国之大事,皇帝需要和军机大臣商议,决定动用多少兵力,并准备军械粮饷,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定下章程后最终由皇帝派遣将领率兵出征。
在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中,有时前线进展不利或是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往往也会派出钦差大臣统一协调指挥。这种情况下的钦差级别就很高,比如乾隆朝,曾命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为钦差前往军前,和珅也曾以钦差的身份到过前线担任统帅。
以督军形式而派出的钦差大臣,实际上就是前线军队的最高统帅,显然皇帝是赋予他们调动军队的权力的,甚至可以按照军法行杀伐决断之大权。
如果是到某地办理刑案或是赈灾一类的,那就没有调动调动军队的权力。按照程序,钦差大臣出京时,由皇帝派出数名大内侍卫,兵部派出数量不等的兵丁予以护卫。这些人的职责是保卫钦差大臣的人身安全,并不能参与具体事务,无非是宣旨跑腿一类的杂活。
钦差大臣在地方办差会遇到很多意外事故,如果需要调动地方驻防八旗或是绿营军队,那么先要请旨,调动八旗需和驻防八旗将军、都统协调;调动绿营需要总督、巡抚协调,地方军队不直接听命钦差大臣。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清代的钦差大臣实际并没有太大的权力,时时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办事,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即不能先斩后奏,也不能调动军队,这也是清代皇权至上的一个重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