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比赛一直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中国跳水队更是被称为梦之队,只要有中国队出场的比赛,奖牌基本上就不会旁落。
跳水打分,一是看入水之前的动作不够优美,二是看入水之后水花的大小。
就算入水之前的动作再优美、难度再高,空中转体720度加前滚翻后滚翻,结果入水的时候,平沙落雁式直接拍到水面上,水花四溅,那对不起,入水前再完美也是白搭。
要想入水的水花小,就要考验运动员的压水花技术了。
这个压水花技术大有讲究,需要运动员入水的那一瞬间,手、眼、身体,协调配合,缺一不可。
其中最重要的是手,因为水花压得好不好,全看运动员手上的细活儿。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压水花的原理,属于流体力学的范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就是固体和流体碰撞的过程,身体属于固体,水面属于流体。如何让溅起的水花减少到最低限度,科研人员没少走脑子,为运动员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压水花动作。
入水前最重要的动作是把握时机打开身体,增加入水惯性,并保持身体垂直入水。
入水的那一瞬间,是手先接触水面的,所以手上动作,显得格外重要。
一开始,运动员认为双手合十,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但是这样入水,水花是够小了,可是它不美观,照样得不到高分。
后来,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入水的时候,双手合十,以流线型入水产生的水花并不最小的,反而双手手掌外翻,用手掌接触水面,然后身体再入水,产生的水花更小。
这是为什么呢?原理何在呢?
科研人员通过把一块楔形物体垂直扔到水池中发现,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水受到压力之后,会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就是这个方向,这就会造成水花四贱。
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横向运动,因为受到四周水的压力反而无法冲腾而起,不会造成太大的水花,这就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于是跳水运动员就有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
比如跳水有10米台比赛,运动员要在十米高的跳台上跳水,瞬间速度达到每秒15米。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不可能每次都让身体保持垂直入水,这时候,手掌就需要不断调整,让它正对入水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具体来说就是,我的身体如果打斜了,那我入水时的手掌也要保持一定的角度,总之,要让手掌以和水面平行的角度入水,水花最小。
要不怎么说跳水运动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呢,不光是身体协调性要好,还要胆大心细,就在那几秒钟,电光火石之间进行判断,完成各种动作。
了解了这个细节之后,大伙在观看奥运会跳水的比赛时候,不妨多关注一下运动员入水瞬间的手上动作,也许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