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泗水亭亭长刘季,本是沛县一个耍流氓的地痞无赖,为什么能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呢?我认为这与他的做人有很大的关系。
秦末,天下动荡 。秦朝的黄金时代因为一个太监而急转直下。群雄逐鹿,说的实际一点就是一群穷人因为徭役太辛苦吃不上饭了,完不成朝廷的任务,所以干脆揭竿起义怎么样也是个死,不如搏一把。先有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失败了,但是为六国的遗孤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们本来就过了几百年的贵族生活,突然失去了这些,只剩一个空壳子没有任何作用的身份,他们当然心有不甘,所以就纷纷起来反抗秦王朝,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其中只有一支力量可以与之抗衡,那就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项梁项羽叔侄二人。刘邦这个时候不过是一群乡农组建的散班子,根本不成气候,更不要提和秦军正面作战,所以他凭借他一贯的猥琐和隐忍气质,背靠大树好乘凉积极投靠当时最为强大的义军项羽的楚军。
刘邦本来也没有什么想造反的思想,他在乡里的日子虽然谈不上富裕,但绝对好过一般老百姓,所以他本身可以成为一个顺民的。三件事三个人以及他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成就。
第一件事就是芒砀山起义,因为天气和徭役的关系,刘邦押送的沛县的徭役来不及赶上咸阳的工程,所以按当时的秦法,他是要被杀头的,刘邦是一个极其怕死的人,也是因为他这个怕死的性格,救了他。他也学起了当时的陈吴起义,但是毕竟是一个地痞,他当时能力确实有限,只能占据芒砀山占山而居,连当地的县政府都干不过,只能躲在山上。后来各地变乱,沛县有内应告诉刘邦,有机会可以占据沛县,刘邦这个人平时虽然流里流气,但是他确爱结交各方义士好汉,其中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萧何就是沛县的老朋友,而且还是国家系统里面的人,这是一条很好的人脉。刘邦通过萧何的帮忙,拿下了沛县,有了第一个根据地。
刘邦不但爱结交能人义士,他还会发现这些人的长短处,并加以利用,你说气不气,一个没文化的地痞还会搞政治权术平衡这一套,这些东西真的有的人就是天生的自带体系,天赋加持。
第二件大事就是结交当时的大军师张良,投靠项羽。当时如果一开始没有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找对一个好老大,跟着混,有前途。他阴差阳错的还和项羽结成了异性兄弟。声名一下子就打出去了,让世人知道了他的存在,这一下不打紧,他还有贤君的良好品德,善言纳谏,他知道张良这个人肚子里有货,就真心实意的听从他的计谋和安排,就像如鱼得水来形容都不为过。取咸阳立规矩,将财富分给百姓。后来被项羽抓了现行又开始装死装可怜,硬是逼项羽上演了历史有名的鸿门宴,流传千古。随后被项羽发配蜀中之地,他虽然极不愿意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是他怕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赖的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件大事就是收不世出的帅才韩信帮他打天下。本来他自己以为到了蜀地基本上就完了这一辈子,可是身边的人卖了这么久的命哪能就这么轻易放弃,韩信这个时候的出现,可畏是雪中送炭一样。后来一系列的骚操作,垓下被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都是成于韩信之功。
刘邦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创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的汉王朝,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汉文化还在兴起。我总结刘邦这个人成功有运气也有他自身的性格特点。第一,他怕死,这个怕死真的无数次救了他的命,因为他怕死他就知道活着才有希望,他才可以有机会把事情做下去;第二,他身边有一群不甘平凡的兄弟,不停推着他往前走,萧何,韩信,张良,樊哙,周勃,还有他老婆吕雉等等,这些人在不同的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贯穿了刘邦的一生,像马达一样,拼命的为汉刘王朝大业贡献努力,刘邦也确实不像他这个地痞该有的特点,他非常知人善任,尤其会利用利益来平衡各方的势力,使这台机器正常的运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现代腹黑学确实高深莫测,这真的是自带的天赋属性,学不来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收买人心,嘘寒问暖一套套的玩得非常的溜,使他身边的人真心为他卖命,因为别人感觉到了他的“真心”������。汉高祖刘邦,中华民族的伟大帝王,使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一个标志,汉。延袭几千年至今,汉文化还在慢慢的复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