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倒计时200天|福田区无障碍环境体验官活动助力赛事筹备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4日讯(记者 李昂徽 实习生 陈歆彤)4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迎来倒计时200天,福田区作为赛事的重要承办地,正全力推进无障碍设施优化工作,确保有需要群体能够享受到便利、友好的无障碍出行体验。为做好赛事服务保障,福田区牵头制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福田赛区特殊需求保障指引》,系统性提出十大领域共五十项具体举措,构建全维度特殊需求支持体系。通过实施全区无障碍设施专项督导培训,创新开展无障碍体验官活动,邀请残障群体进行实地测评,将体验反馈作为改进依据,持续完善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全人群友好型赛事空间。

福田区开展无障碍环境体验官活动

无障碍环境体验官活动由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牛原带队,组织10名无障碍环境体验官对深圳市体育中心周边、福田高铁站、福田口岸等赛事重点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全面评估。体验官们通过实地体验,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无障碍设施改造获好评

在此次体验活动中,福田区多项无障碍改造措施获得了体验官们的好评。例如,笋岗西路的人行天桥台阶处设置了盲道,扶手上也增设了盲文;新建的电动车专用坡道有效解决了电动车与轮椅混用无障碍电梯带来的安全隐患;公园入口则采用无障碍栏杆通道替代传统石墩,既保障了轮椅通行,又有效管理了电动车进出。

同时,福田高铁站的无障碍设施也运行良好,港澳服务U站的咨询服务、出租车无障碍接驳、无障碍电梯等设施均为残疾人等有需要人群提供了便利、安心的出行体验。

居民点赞无障碍设施改善

长期居住在福田区的温女士对近年来的无障碍环境改善深有感触。她特别提到,加装了垂直电梯的天桥让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体验得到显著提升,原本需要绕行的路线现在变得畅通无阻。公园新增的儿童游乐区、休闲凉亭和跑道,让这里成为全龄友好的“亲子活动胜地”,坐轮椅的人士也能轻松享受阳光。

持续完善,打造无障碍友好环境

尽管福田区在大部分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福田口岸等地,体验官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部分盲道未与相邻人行道路面形成明显差异、提示盲道指向错误等。针对这些问题,福田区相关部门表示将纳入后续的优化工作中,持续完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友好、便捷的环境。

作为深圳赛区主要承办地之一,福田区将举办残特奥会射箭、飞镖和羽毛球三个比赛项目。福田区将以赛事为契机,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重点完善比赛场馆周边及主要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一流的观赛环境。

福田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无障碍、有温度”的办赛理念,努力打造无障碍设施完善的赛事服务福田样本,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暨残特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来源:深圳新闻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