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灰鹅“飞”向全国

友清鹅业保护优良品种资源,扩大种群规模

长乐灰鹅“飞”向全国

长乐灰鹅。(长乐融媒体供图)

“嘎……嘎……嘎……”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长乐区潭头镇元岱村的福建友清鹅业有限公司,未见其鹅,先闻其声。不一会儿,大群长乐灰鹅昂起脖颈,优雅登场,有的扑棱翅膀,有的扭着屁股,还有的歪着脑袋。它们次第入水,水塘瞬间“活”起来。“这些都是选育3年多的老母鹅。”友清鹅业负责人刘友清说,水塘是鹅群的天然运动场,可以确保育成鹅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友清鹅业是全省唯一的灰鹅保种场,1998年10月经省农业厅畜牧局审批建立,同年12月长乐灰鹅良种选育与配套技术开发研究被省科委列入福建省科技项目;2015—2017年度被列为市级直控城市副食品基地;2017年12月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在这一方小天地里,长乐灰鹅这一拥有500多年历史的福建省地方优良品种,正以独特的品种特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前灰鹅多为农户散养,因管理不善等原因,灰鹅本地品种衰退混杂。”刘友清说,为了保护品种资源,他们采取本地品种选育、提纯复壮、扩大建立核心群等措施。为了避免鹅群近亲繁殖,更好地保护本地灰鹅优良品种,他们在每一只鹅上都做好标记并分开笼养,每一笼都是不同的家族。该保种场现有长乐灰鹅核心群母鹅210羽、公鹅35羽、家系选育35个、扩展群2500羽,配套种草15亩,年产蛋4万多枚,提供种苗4万多羽。

“长乐灰鹅很好养,而且很少生病。”友清鹅业工作人员介绍,长乐温暖湿润的气候、广阔的滨海平原和丰富的水产资源都为长乐灰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虽然如此,保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记得有一年刮台风,鹅棚都被吹倒了,灰鹅被压在下面,损失惨重。”刘友清说,前几年,由于鹅苗难销,经营一度陷入低谷,但“长乐灰鹅品种不能丢”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为此,他去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决定拓展产业链,进行深加工。目前,友清鹅业仍以销售鹅苗为主,除了供应省内的莆田、福清、宁德、闽清、永泰等地外,还销往广东、浙江等省外地区。省畜牧总站、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长乐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经常到企业现场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刘友清表示,将继续扩大种群规模,通过科学调控养殖环境、精准优化饲料配方,提升活鹅产量。同时,挖掘长乐灰鹅历史,拓展深加工产业链,推出熏鹅、营养鹅汤等特色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长乐灰鹅本土品牌,让长乐灰鹅走出福建、飞向全国。(记者 蒋雅琛 通讯员 林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