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也就是化学治疗,在当下癌症治疗领域可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在延长患者生命、提升治愈率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许多患者通过化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命得以延续。可化疗这把 “双刃剑”,在斩杀癌细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让人头疼的副作用。
化疗过程中,那些药物就像 “不分敌我” 的战士,在攻击癌细胞时,也顺带对正常细胞造成了伤害。尤其是那些分裂速度较快的正常细胞,像骨髓里忙着造血的细胞、消化道中负责消化吸收的细胞、毛囊里掌控毛发的细胞,还有皮肤表层的细胞等,都难以幸免。这一系列细胞受损,就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副作用,常见的有恶心、呕吐、浑身疲劳、大把大把地脱发、嘴里长满溃疡等。对于众多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化疗一结束,大家心里都有个特别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副作用到底会持续多久,会不会一辈子都如影随形。
实际上,化疗后副作用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强,化疗副作用恢复起来相对快些;而老年人身体机能本就有所下降,恢复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整体健康状况也很关键,原本身体素质好、没啥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对化疗副作用时更有 “底气”,恢复也更快;要是本身就体弱多病,那恢复难度自然就大了。还有基因背景,不同人的基因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不同,有的人基因决定了对药物耐受性好,副作用恢复也快,有的人则相反。另外,化疗药物的类型和剂量也直接关系到副作用的恢复速度,不同类型药物对身体影响不同,剂量越大,副作用往往越严重,恢复起来也就越耗时。
化疗之后的副作用多种多样,而且不同副作用消失的时间也大不一样。有些副作用能在较短时间内慢慢消退,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快得到改善。
短期可缓解的副作用
恶心和呕吐
化疗药物进入身体后,就像个调皮的 “捣蛋鬼”,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里捣乱,使得患者常常感觉恶心,严重时甚至呕吐不止。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大概 60 - 70% 的化疗患者都得经历这遭罪的事儿。不过好在,一般化疗一结束,过个几天,这种恶心呕吐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医生们也很贴心,通常会在化疗前后给患者开些抗恶心的药物,帮助患者缓解这一痛苦。比如李大爷,化疗期间被恶心呕吐折腾得够呛,吃啥吐啥,整个人都没精神。但按照医生嘱咐服用抗恶心药后,感觉好多了,化疗结束没几天,就不再呕吐,能正常吃饭了。
食欲不振
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 “折腾” 还体现在让患者食欲不振上。据统计,差不多 50% 的患者在化疗期间都会出现食欲下降,体重也跟着减轻。但别太担心,这种情况在化疗结束后的几周内,通常也会慢慢好转。患者们可以试试少量多餐的办法,每次少吃点,多吃几次,而且选择高营养的食物,像富含优质蛋白的牛奶、鸡蛋,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给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王阿姨化疗时,看到饭菜就没胃口,体重掉了不少。后来她听从医生建议,每天分成好几顿吃,每餐精心搭配食物,慢慢地,食欲就恢复了,体重也稳定下来。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也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这是因为化疗药物把口腔黏膜给 “伤害” 了,就像把口腔里的 “保护膜” 给破坏了。口腔溃疡不仅让患者吃饭的时候疼得难受,还可能引发疼痛,甚至感染。大约 40% 的化疗患者会被口腔溃疡找上门。不过,它一般在几周内也能逐渐愈合。患者要想加速愈合,就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认真刷牙,饭后用清水或者抗菌漱口水漱口。张大哥化疗时得了口腔溃疡,疼得饭都吃不下。他严格按照医生说的,每天多次用漱口水漱口,还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没几周,口腔溃疡就好了。
皮肤和指甲变化
有些化疗药物会让患者的皮肤变得干燥、发痒,颜色也可能发生改变,原本健康的肤色变得暗沉。指甲也会变得脆弱,容易折断,形状还可能变形。不过,这些变化通常在化疗结束后的几个月内,就会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保湿剂,给干燥的皮肤补充水分,还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减少对皮肤的伤害。李女士化疗后皮肤变得又干又痒,指甲也变得坑坑洼洼。她买了温和的保湿霜,每天涂抹,也不再用那些功效复杂的化妆品,几个月后,皮肤和指甲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需要较长时间缓解的副作用
还有 3 种副作用,由于人体健康系统要修复受损部位、恢复正常功能需要不少时间,所以得较长时间才能缓解。了解这些副作用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对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疲劳
化疗后的患者常常感觉身体像被抽干了力气,浑身软绵绵的,精神也提不起来,哪怕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还是觉得疲倦。据统计,大约 80% 的化疗患者都会经历这种持续性的疲劳感。这种疲劳感可不是短时间就能消失的,通常得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才会完全恢复。患者可以通过适度锻炼来提升体力,缓解疲劳。哪怕每天只是出去散散步,走上 20 - 30 分钟,坚持下来,也能有明显效果。饮食上也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像瘦肉、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生活作息也得规律起来,千万别过度劳累,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赵大姐化疗后总是感觉累,后来她每天早上起来去小区花园散步,晚上早早睡觉,饮食也注意营养搭配,慢慢地,身体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
认知功能障碍(“化疗脑”)
化疗脑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得迟钝等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大概 30 - 40%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这些情况。患者会发现自己好像变 “笨” 了,看书的时候很难集中精力,刚做过的事转头就忘,思考问题也不像以前那么敏捷。虽说这些症状在化疗结束后会慢慢改善,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更久。患者可以尝试玩一些记忆游戏,比如拼图、数独,也可以多看看书,锻炼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借助日记、便签或者手机上的记录应用,把日常要做的事、重要的信息记下来,帮助自己记忆。
要是感觉心理压力大,还可以找心理医生聊聊,或者加入支持小组,和其他有相同经历的患者交流交流,分享应对策略,减轻心理负担。孙先生化疗后总觉得自己记性变差了,做事丢三落四。他就每天玩会儿数独游戏,把每天的安排都写在便签上,贴在显眼的地方,慢慢地,情况有了好转。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还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这可就麻烦了,会导致患者贫血,身体没力气,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血小板也减少,容易出血。大概 50% 的化疗患者会遭遇骨髓抑制。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身体虚弱,还大大增加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骨髓功能的恢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常需要几个月,完全恢复甚至可能要一年以上。患者在饮食上要多吃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 B12 的食物,像红肉、绿叶蔬菜、豆类和全谷物等,这些食物能促进红细胞生成。还得定期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密切监测血液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让医生处理。陈大哥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医生让他多吃菠菜、红枣等食物,还定期复查血常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骨髓功能逐渐恢复。
可能长期存在的副作用
接下来要说的这些副作用,可能会长期伴随着患者,甚至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因为化疗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太深远了,像神经、心脏、肺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一旦被化疗药物损害,很难完全恢复到化疗前的健康状态。
手脚麻木、刺痛和感觉异常
据统计,大概 30 - 40%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这种神经病变。这是因为化疗药物 “攻击” 了神经系统,引发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会感觉手脚麻麻的,像有小蚂蚁在爬,有时候还会刺痛,感觉也变得不那么灵敏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患者平时要保护好手脚,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避免暴晒,穿舒适的鞋子和手套,防止受伤。定期进行轻度锻炼,像散散步、游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健康有好处。要是症状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或者抗癫痫药物来缓解。刘大爷化疗后手脚总是麻木刺痛,他每天坚持散步,还戴上了保暖手套,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服药,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心肌病、心力衰竭
大约 10 - 20%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有些化疗药物会悄悄地对心脏造成损害,这就需要患者持续监测和管理心脏健康。在饮食上,患者要选择低脂肪、低盐和高纤维的食物,像燕麦、苹果、鸡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还得定期去医院做心脏检查,比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密切关注心脏功能。要是医生建议,也可以使用一些心脏保护药物,像 ACE 抑制剂或 β 受体阻滞剂,来保护心脏。李大叔化疗后被查出心脏功能受损,他严格按照医生的饮食建议调整食谱,定期去医院复查,按时服用心脏保护药物,心脏状况逐渐稳定。
呼吸困难、咳嗽
大概 10% 的患者会出现这些肺部问题。化疗可能会导致肺纤维化,让肺部组织变得像纤维化的 “硬疙瘩”,或者让肺功能下降。这些肺部问题一旦出现,可能就会长期存在,需要持续监测和管理肺功能。患者首先要戒烟,也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保护好肺功能。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比如每天早上起来,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慢慢地吸气,让肚子鼓起来,再缓缓地呼气,反复做几次。适度的有氧运动,像散步、游泳,也能帮助维持肺功能。要是感觉呼吸困难,还可以使用医生开的药物,像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来缓解症状。张大姐化疗后经常咳嗽,感觉呼吸不畅,她听从医生建议,戒了烟,每天坚持做深呼吸练习,情况慢慢有了改善。
肾功能下降或肾衰竭
约 20 - 30%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肾脏方面的问题。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不容小觑。患者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就像给肾脏 “洗澡” 一样,帮助肾脏排出毒素,维持正常功能。饮食上要减少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还得定期去医院做肾功能检查,通过血液和尿液分析,监测肾功能状况,这可是管理肾脏健康的重要手段。王大哥化疗后肾功能下降,他每天保证喝足够的水,饮食也清淡了许多,定期复查肾功能,肾脏状况没有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