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对工业机器人的拧紧系统进行精度核准。
4月3日,记者走进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技术工人对着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拧紧系统,专注地进行精度核准。一旁的生产线上,智能搬运车、巡检机器人等产品的生产组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久前,咸阳高新区完成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向辖区企业提供AI高小新DeepSeek大模型服务。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大模型的首批试用者。
“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大模型收集行业信息、知晓科技政策等多方面内容,非常便利。目前,我们正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公司总经理鲁涛告诉记者,“AI技术未来将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我们还计划推出AI视觉引导的拧紧系统,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生产力。”
在咸阳,随着AI技术融入政企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AI技术打造创新生产力,掀起了产业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热潮。
2月27日,在咸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议室,一场关于全面升级后的“咸企通”DeepSeekAI引擎学习交流会热烈进行。
“近年来,咸阳市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今年,我们成功将DeepSeek接入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咸企通’,实现了技术架构的优化升级。”咸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和信息产业科科长高永学介绍,升级后的平台构建了一个全面且动态的政策图谱,整合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策数据库,为广大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了更为详细、高效的政策咨询等服务。
咸阳电信公司平台运营中心主任耿虎介绍,升级后的平台对AI政策问答库模块进行了优化,不仅能帮助企业“找到政策”,还能帮助企业“读懂政策”。“一系列优化使平台智能问答响应速度大幅提升。经测试,平台政策解析准确率提高了45%、问答响应速度加快了70%。”耿虎说。
“现在,平台使用易上手、更便捷。”咸阳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飞感叹,“我们初步将‘咸企通’平台应用于企业智能车间改造。在车间生产流程优化方面,平台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政策依据和优化思路;在市场营销方面,平台对公司方案的审定和研判给出了更合理、科学的建议。”
近年来,咸阳市不断拓展具有本地特色的AI技术应用场景。依托中国西部AI创新港、智慧城市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创新应用;支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等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等场景融合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咸阳围绕“智改数转”,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推动了520户规上企业完成数智化改造,培育了41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及4个省级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记者 张乐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