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受聘为“政法观察员”,政法宣传“鸿雁”人才实训基地揭牌,全市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5条举措发布,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4家单位现场推介政法机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亮点工作和创新实践……4月1日,由无锡市委政法委主办的“‘媒’好无锡政法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惠山区举办。这既是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法机关在行动”为主题的首场媒体活动,也是深化法治无锡建设的重要实践,更是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的务实之策。
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无锡市政法机关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职能、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以推进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动为契机,以深入开展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为抓手,以着力加强铁军队伍建设为保障,持续深化“法治护企”专项行动,擦亮“无难事、悉心办”营商服务品牌,让企业家在无锡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工商名城金字招牌愈加闪亮。
赋能新质生产力
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大格局
“太感谢了!多亏了你们,企业才能安心经营!”去年年底,美国自行车品牌“闪电”企业负责人专程来到无锡致谢。相关负责人介绍,某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闪电”配件,不仅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更因质量不过关而存在安全隐患。企业联系属地民警后,公安部门迅速展开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生产、销售窝点各一处,查获成品配件179件,涉案金额100余万元。在享有“电动车之乡”美誉的锡山区,为保护好“雅迪”“新日”等“国字号”品牌,早在2022年无锡市公安局就在锡山电动车产业园内设立全省首个服务前哨,辐射保护园区及周边500余家电动车企业。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前行的征程中,坚实的法治保障不可或缺。让“法治之力”持续转化为强劲的“向新之力”,已成为无锡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无锡市公安局现已在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设立了14个“知产保护哨”和11个“经盾服务站”,形成全国首个地级市“哨站”集群,开展线索接报、案件查处、宣防走访、风险防范等涉企服务,为企业提供前避风险、前移服务、前瞻保护。先后破获知产案件涉案金额1.7亿余元,帮助堵塞法律合规性及失泄密漏洞50余个,帮助企业避免损失6000余万元。
无锡法院参与制定《无锡中院关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十条司法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力度。首次通过“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中心平台审结了一起通过平台促成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案件,该案从诉前调解到司法确认仅耗时十余天。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建立“阳山”水蜜桃全链条保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滨湖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三区公安、市监部门建立行刑衔接机制,探索“园区法治副主任”模式。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包容是无锡百年工商名城的鲜明特质,也是无锡工商业得以繁荣兴盛的重要条件。“我和你们一起度过了温暖的一天!”塞内加尔客商Kane在无锡锡山区发出感谢。去年8月,Kane因与锡山某公司存在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纠纷到无锡市锡山区司法局寻求帮助。区司法局第一时间协调锡山涉外业务律师,并建立了由区法援中心、东亭派出所、争议双方等在内的“国际货物销售纠纷沟通微信群”。同时,区司法局连夜协调专业法语翻译,并和锡山法院、无锡中院沟通更优更快的解决路径。经过多回合沟通协调,争议双方对该商事纠纷的处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调解会上,Kane收到了公司方按协议支付的第一笔款项。他的一句“You are my family!”表达了对司法部门的满满谢意。他表示,通过此次商事纠纷的解决充分感受到了当地司法智慧和人文关怀,今后还将继续在锡山和中国伙伴们进行更深入的投资合作。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无锡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拓宽市场机遇、深化合作交流,为企业营造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优良环境。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16条司法措施,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66件,涉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当事人主动选择到无锡法院诉讼。依法履职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检察机关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新吴区人民检察院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检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浦东新区院、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院,共同签署《关于加强长三角部分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的协作意见》,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起诉侵权犯罪,护航“一带一路”共建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公安局则在出入境大厅设立服务企业专窗,建立涉外警务联络员制度,为企业海外经营提供防范指导、安全提醒等针对性服务。全面落实《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深化“五星卡”便利化应用,为外籍人员便捷跨境流动和在锡生活提供最大便利。
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凝聚法治合力护企暖心安商
“非常感谢法律服务团的帮助,听了律师、专家们的专业分析和案例分享,以后再跟其他企业合作签合同时会更谨慎。有了专家们的指导,我们企业在合规化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好。”近日,在法律服务团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时,一家有着40年历史的某品牌公司负责人李某直言获益匪浅。李某所说的法律服务团就是无锡市司法局聚焦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制造等11类重点产业,以“一链一中心、一链一联盟、一链一团队”的模式,优选77家律师事务所与136家商会协会建立结对挂钩关系,全面梳理企业合规融资、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等6类18项与企业关系密切、咨询频率较高的标准化法律服务。同时,无锡市司法局还动态编制发布《生物医药合规建设蓝皮书》《环保企业法律服务手册》《智能制造企业财税合规法律服务》等多份法律服务指引,覆盖企业达1500余家。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兴则经济兴,帮扶企业就是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无锡法院则通过整合“智慧法院”建设的各类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法官+工作站”品牌,出台《关于优化全市法院“法官+工作站”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设计了微指导、微营商等11个模块,为企业提供法院服务专窗,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无锡市人民检察院与工商联、商会、企业家协会等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举办政策解读会覆盖百名企业家。该护企联动机制作为“无锡经验”,入选全国民企司法保护“百佳案例”。无锡市人民检察院还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意见》等文件10余份,明确守护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无锡市公安局则在全国率先推出“向您通报”制度,出台“向您通报”十项措施,对涉伤、涉诈、涉经侦以及民生类等刑事案件侦办情况,通过上门走访、请进警营等方式向当事人全量通报、实质通报、当面通报、主动通报。阳山水蜜桃既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惠山区政法机关以服务蜜桃经济、维护桃农权益、护航产业发展为重要任务,紧盯桃农法治需求,推动常态普法,聚焦涉桃纠纷高效化解矛盾,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并推动政法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共建,“法润桃乡”“法暖桃农”成为蜜桃之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应将法治作为贯穿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作为百年工商名城,无锡将在着力稳定市场预期、精准回应企业诉求、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等方面用心用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更加可感可及,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以高质量履职推进构建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政法工作“最优解”交出营商环境“满意卷”,让更多的“金凤凰”在无锡大地落脚栖息、展翅翱翔。
(李爽 薛晴 潘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