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着力“三个点”锻造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

一直以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着力“三个点”,全力打造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盯准“核心点”,做到规范执法过硬。抽调执法骨干开展自查自纠,从办案程序、证据有效性、案卷材料整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复盘,查找问题不足,逐一制定整改对策,查漏补缺。同时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参与法制审核,从日常检查到立案调查,从执法程序到执行决策,从案件证据到案件审核,驻局律师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和助手作用,确保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法律文书完备规范、适用裁量基准适当。2025年以来,共对4本案卷进行自查审核。同时严格执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根据行政执法行为的不同类别、阶段、环节,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全过程,充分发挥音像记录直观有力的证据作用,监督规范执法、保障依法履职,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把握“关键点”,做到服务水平过硬。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定期组织筛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进一步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发现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启动生态损害赔偿调查程序。2024年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3件,均已完成磋商,通过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为企业减免罚款9.15万元。同时聚焦快速审批,优化“窗口服务”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服务窗口即办件比例,采取电话、邮件、专人对接、提前介入等方式,主动为企业提供环评政策咨询服务,在环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专人对接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好环评编制及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建设项目提供从环评文件编制到环评审批的全过程保障,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2025年以来,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3个,接电话咨询176余件,面对面业务咨询办理63余件。

找准“切入点”,做到业务能力过硬。坚持依法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处罚原则,依法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制度,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以普法促执法,积极推广“说理式执法”,面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开展法律与环保责任警示教育,现场指导企业立即整改,及时消除环境影响。2024年免予处罚8起,免予处罚金额48.8843万元。同时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检查方式,利用智能振动监管手段,对污染源、生产线、生产设备、治污设备集中展示,实时查看企业治污设施、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智能算法及时发现企业未按要求执行错峰生产(或停产)、治污设施未开启等异常行为,形成“精准溯源、及时推送、精准查处、提前介入”的执法监管新模式。现已安装企业83家、生产线135条、生产设备292个、治污设备123个,共计415个振动监控设备。

下一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以法治赋能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记者:张丽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