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成语解释(中华典故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xián)上,不得不发”这句话出自三国《魏志》,原文是:“矢(shǐ)在弦上,不可不发。”意指箭被射出并非是自己的意愿,是有弓弦的缘故,比喻自己虽然是执行者,却是受人指使,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罢了。

话说东汉末年时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曹操和袁绍分别占领了黄河南北中原地区的一部分土地,两人彼此都想消灭了对方,从而好统一中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袁绍部下有个叫陈琳的人,开战前袁绍撰写了的晓谕刘备及各州郡讨伐曹操檄文,文章的标题是《为袁绍檄豫州》,文章从袁绍与曹操两人对比出发,准确把握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士大夫心理,着力于曹操的不良与非正义,以达到声讨曹操的目的。文中攻击曹操家世卑污,其人龌龊无能,痛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横跋扈,作威作福,杀大臣,盗坟墓,忘恩负义,罪不容诛,告知豫州官民要认清形势,从内部配合此次伐曹之举。


曹操这个人呢,很复杂,后人多称之为枭雄或奸雄。檄文中攻击曹操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假的,举两个例子,盗坟墓的事,摸金校尉都听说过吧,相传就是曹操为了筹集军饷所创立的。还有就是忘恩负义的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曹操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三国演义》中杜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当时讲的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是大家都在恶意传播,三言两语就把曹操牢牢的钉在耻辱柱上了。

这篇檄文文章言词十分犀利,引经据典,道理讲的非常透彻,把曹操贬低得一文不值。檄文传到曹操手中时,曹操正患头痛,头痛发作时吃不得、睡不得。曹操在许都读了之后,吓得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痛病也立刻好了。

曹、袁大战的结果是袁绍几乎全军覆没,冀州城被攻破后陈琳也被俘了。曹操便让人把陈琳带来,说:“你这个家伙写的檄文,辱骂我也就算了,可是怎么连我祖父、父亲也侮辱了呢?真是太可恶了。”陈琳答道:“那时我是效忠袁绍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曹操的手下都劝曹操杀了陈琳,但是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所以没有杀害他,反而让他做了“从事”官。袁绍手下的人,听说曹操连辱骂他的陈琳也宽恕了,就都觉得曹操是个胸襟宽广、爱惜人才的人,于是都纷纷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中原的局势从此就稳定了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