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后,人们就准备过春节了。
办年货是既繁忙又愉快的节前准备工作之一。家家户户都要采购各种食品衣物:鱼肉禽蛋、蔬菜瓜果、烟酒糕点、鞋袜衣帽,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以便除夕团聚、过年待客。
有的还把食品加工成各种风味制品,如腊肉、酱鸡、彩蛋、泡菜、果酱等。在农村,人们往往自己酿酒供春节饮用。
在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人们还“切糖”的习俗,把丰收的粮食做成冬米糖、炒米糖、年糕糖、丝糖、玉米粉糖、芝麻糖、糕干等,以示丰收喜庆的甜蜜日子。
日穿盛装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因此,在腊月里人们还要忙制新衣,而给孩子准备一套新衣裤,是家庭主妇特别精心的一件事,以便过年时把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打扫卫生是过年前的又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民间俗称为“掸尘”。除洒扫门庭,进行搬家式的大扫除外,还要理发沐浴,搞好个人卫生,干干净净迎春节。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也叫“年三十夜”。
从前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时,人们往往用纸马饴糖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主人家一年的情况,
除夕时就要迎灶神回来过年;同时还要摆上酒菜,点起香烛,祭祀先世先祖,求灶神保佑平安,请祖先赐福后代。现在这些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基本上破除了,而吃年夜饭成了除夕时最隆重的习俗。
除夕之夜,以最年长的老人为首,全家大小,包括已成家独立生活的儿女,都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若有家人外出不能赶回,也要放上碗筷,留出空位,既表团圆,又示思念。
这时往往出现三世同桌,四世同桌,甚至五世同桌的团聚场面,充满着和睦、友爱、尊老爱幼、欢乐愉快的天伦之乐,极富人情味。
年夜饭的菜大多有吉祥喜庆之意:鱼丸、肉丸、藕丸等丸子象征团圆,鱼象征年年有余,甜羹象征甜甜蜜蜜,花生意取长生,粉丝意取长寿等。
吃年夜饭时,桌上每一样菜,人人都要品尝一点,平常不沾酒的妇女和孩子,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或喝代用品(如汽水、果汁、酒酿等),以示喜庆。
北方年夜饭的主食多是饺子,意取“更岁交子”。旧俗在包过年饺子的时候,要在一个饺子里包上一点金、银或珠宝,谁吃中了谁就是有福气的人。
现在人们虽不信这种迷信了,但仍在饺子里包上一点特殊的食品,如红枣、花生、桔子等,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南方年夜饭的主食多吃年糕和大米饭。年夜饭的菜不能都吃完,每样要留一点,以示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富裕。
除夕之夜,人们还有守岁的习惯。《东京梦华录》中就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现在人们守岁时开展各种文娱活动:看戏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下棋打扑克,讲故事做游戏,等待子夜12点的到来。
子夜时分,黎明初起,家家户户放爆竹,以示辞旧迎新。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叫“年”的妖怪,每年冬末春初来伤害人和家畜。可是它怕光和响声,爆竹一响,就吓跑了。
于是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放爆竹以驱逐妖怪,迎来吉祥。《荆楚岁时记》就说:“正月一日,是之元日也,春新谓之端同,鸡鸣而起,先于庭前放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如今放爆竹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
有的地方除夕之夜还玩灯笼。这种灯笼以竹篾扎成骨架,糊上彩纸,做成各式各样的彩灯,中间点上蜡烛,黑夜之中,五光十色,与接连不断的爆竹声交相辉映,把除夕的欢乐气氛搞得浓浓的。
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拜年是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之一。
旧俗,正月初一早上,人们常常先在庭院的天空下祭拜神灵和祖先,以求保佑新年吉祥、平安。孩子们早起后,穿上新衣新鞋,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除讲些吉利话和鼓励上进外,还要给红纸包的“压岁钱”。
这一天的拜年活动主要就是后辈给长辈拜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民族道德传统。
现在移风易俗,破除了迷信活动。拜年时,彼此讲吉利的欢庆话恭贺新禧,客人往往送些节日礼品,主人则拿出各种糖果糕点,沏上甜茶,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热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间的亲密友谊。
这种活动一般持续一个星期,最长的持续到正月十五。
挂年画、贴春联是汉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最早的年画可能就是为避邪恶称为神茶、郁垒的“门神”画。《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门神”画后来发展成“年画”,其多取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小说、神话以及山水、花鸟、走兽,而其中的娃娃画最富情趣。
至今人们仍喜欢在办年货时买自己喜爱的年画,挂在家中,烘托节日欢庆气氛。
而春联的前身即战国时期悬排的用桃木削制,刻有灭祸降福的神像或咒语的“桃符”,到了五代发展成“题桃符”的春联,桃木板也被红纸所替代。
明朝时盛行于民间。现在已成为汉民族特有的,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幕。
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还处在喜庆之中的家家户户,再一次相聚在一起,共同欢庆,故这天叫“上元节”,又因“上元”这天食俗吃“元”宵,寓意和象征团圆,故又称为“元宵节”。
与此同时,习俗除吃“元宵”外,还喜欢闹花灯,所以又称“灯节”。
闹花灯的习俗大约源于东汉初年的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那时提倡佛法,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明帝下诏,农历正月十五“奏乐绕城,步步燃灯三十里”。
此后各朝闹花灯的规模越来越大,宋朝时,据《梦梁录·元宵》,《武林旧事·元宵》、《东京梦华录》等的记载,当时的元宵节灯市更是盛况空前。唐宋时,灯市还出现了灯谜,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创作出了许多饶有趣味、脍炙人口的好谜,民国时甚至还出版了一本收集有两万多条灯谜的《谜海》一书。
在元宵节活动中还有踩高跷、扭秧歌、玩花船、唱大戏、舞师子、舞龙等。其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舞龙。
龙,本来就是汉民族古代传说中特有的消灾降福的神异动物,《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就有有翅膀的龙的记载,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大将,叫“应龙”。
后来龙的形象变化成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灿灿、两须宛若飘带的奇特样子。舞龙的起源有悠久的历史。
西汉时舞龙已出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中有详细的记载。到宋朝民间已很普及,《东京梦华录·元宵》中就说:“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
解放后,舞龙这种民间艺术得到“推陈出新”的发展,有布龙,还有纱龙、纸龙、百叶龙和板龙等。特别是板龙,俗称板凳龙,除龙头、龙尾用篾扎纸糊外,中间由上百块一米多长的板凳连结组成,板上燃灯,一人一板,夜色中,在鼓点、爆竹和呐喊的一片欢腾声中,游盘、翻滚、旋转,板上灯光变化万千,犹如火龙飞舞,翻江倒海,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笔者曾亲眼目睹舞板龙的盛况,实在是激动人心。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元宵闹花灯的高潮中圆满结束,人们又恢复了正常
的生活和工作。
汉民族为什么特别看重春节?
叶圣陶曾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他说:“春节家人要团聚,亲友要往来,因为过完节,为了各谋生计,许多人又要四处奔波。”
所以春节是四大佳节中最盛大、最热闹、最富情趣的节日,它包含着汉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