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自古就有“正月十六遛百病”的民俗,每年正月十六这天,一家人扶老携幼,逛街过桥,嬉戏游玩,祈求百病全消,谓之“遛百病”。
很多沧州人认为“遛百病”是沧州特有的民俗,其实在全国各地此类民俗广泛存在。在北方多以“遛百病”“走百病”“游百病”“散百病”为名,南方有称“走桥”“走三桥”,岭南地区多称“采青”“偷青”等。
“遛百病”的民俗源自古代“耗磨日”。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东光县志》记载:“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此乃走百病之缘起。”据考证“耗磨日”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至唐代已相沿成俗。宋代袁文《瓮牖闲评》曰:“正月十六日大耗,京师局务如都商税务亦休务一日,其令如此”。在“耗磨日”这一天,人们“不事事”且“饮酒为乐”,是为“遛百病”民俗的滥觞。
“耗磨日”习俗内涵在唐代逐渐丰富,增加了驱鬼驱邪、禳除灾殃的内容——“照虚耗”。唐代卢肇《唐逸史》记载了一个故事:唐玄宗做梦,梦到一只名叫“虚耗”的小鬼偷走了自己的玉笛和杨贵妃的香囊,此鬼不仅偷盗财务,还会偷取生人快乐,使人忧郁,最终大鬼钟馗出现捉住了“虚耗鬼”一口吞下。从此,“耗磨日”又增加了“照虚耗”的内容,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末日夜,芦苣火照井厕中,则百鬼走”。最初“照虚耗”的日子各地并不相同,宋代以后基本在岁末至来年元宵节期间,由于时间接近,至清代记载“照虚耗”日已至正月十六。光绪《寿阳县志》载:“士女游观街陌,并入官署不禁,谓之‘走百病’。十六日,撞钲击鼓,挨户作殴逐状,略如古人之傩,谓之‘逐虚耗’,亦曰‘逐瘟’。夜燃灯、燔柴如元旦,谓之‘照虚耗’。”
脱胎于“耗磨日”的“遛百病”习俗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但仪式和内涵各不相同。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人持一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所,三五相率一过,取度厄之意”。在这里“走百病”时有了过桥的仪式,寓意祈求健康。民国《洛宁县志》云:“元宵……街衢或结彩桥,谓之‘百子桥’,妇女行其上,谓宜男。”在这里,又赋予了“遛百病”求子的内涵。同样是求子,在北方是通过“走桥”的方式,而在南方则是通过“采青”的仪式。《清稗类钞·迷信类》说:“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名曰采青”。
“遛百病”民俗历史悠久,逐渐发展出了去病、驱邪、求子等各种内涵,但祛病强身的祈望始终是其最重要内容。新冠疫情来临前,我们“遛百病”为了祛病强身;新冠疫情来临后,我们暂时停止聚集,也是为了祛病强身。老民俗有了新变化,形式虽有异,目的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