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
中秋节吃月饼,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习俗,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
据说,最早的月饼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那时候,人们会制作一种实心的面饼,称为“太师饼”,是月饼的雏形。
到了汉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芝麻、核桃等带了回来,人们便在制作过程中将这些都添加了进去,味道意外地可口。
当时的人们将这种加工过的饼称为“胡饼”。到了唐朝的时候,糕饼制作的方法已经十分成熟了,各种美观可口的点心被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有一年中秋佳节,唐玄宗与杨贵妃吃着胡饼赏月时,觉得胡饼这个名字读起来实在不雅。
杨贵妃抬头看着皎洁的月亮,便随口说道:“那不如叫作月饼吧。”
唐玄宗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将胡饼改为了月饼。各朝各代,月饼的称谓不太相同,有胡饼、小饼、宫饼、月团、团圆饼等。
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的习俗,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才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起来,据说,这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元朝末年,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原的广大人民实在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纷纷揭竿而起,想要推翻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当时也率领着一支起义军进行抗争,但是他深知仅凭自己这一支起义军的力量,很难推翻元朝的统治,所以想要联合其他各路起义大军,一起发动起义。
但是,元朝的官兵搜查得很严密,朱元璋无法将消息传给其他起义军的首领。
在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军师刘伯温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可以把写有起义时间的字条塞进月饼里,派人送到各路起义军首领的手中,他们看到字条,自然会和我们一同起义。”
“可是,万一被朝廷的官兵查到,岂不是前功尽弃?”
朱元璋还是有点担心。
刘伯温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可以提前通知各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互相赠送月饼,这么多人一起互赠月饼,官兵不会起疑心的,就算去查,也是无从查起,这个办法一定会万无一失。”
就这样,在元朝官兵的严防死守之下,朱元璋还是成功地与各地的起义军首领取得了联系。
到了中秋节那一天,各地起义军一起响应朱元璋,元朝的都城大都很快就被起义军攻破了。
朱元璋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在每年的中秋节会对有功劳的大臣论功行赏,将美味的月饼赏赐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家里与家人一同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