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体验、零基础健身瑜伽、社会心理学——今天,全市首个设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的市民艺术夜校开班。当晚,三门课程中的精品咖啡体验课和社会心理学课开班。
在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夜校甫一开放报名就实现满员,“90”后和“00”后报名学员占总人数的70%。此次,长宁区探索“时间+空间”双延展,实践中心将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活动空间实现了多元功能融合,包括交流创意、心理辅导等。
在实践中心的市民夜校,学员们可以在“精品咖啡体验课”上边研磨豆子边讨论职场困惑。社会心理学课程设置“压力可视化”,让情绪管理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瑜伽课衍生出“运动社交群”,青年参与者自发组织城市徒步、公益环保等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夜校,有何不一样?
长宁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级阵地,动员区域文明单位、先进典型等主体广泛参与,整合辖区学校、医院、商铺和身边人特色资源,精准专业服务群众。
据悉,长宁区自去年6月就开始初步探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开设夜校。华阳路街道飞乐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飞乐夜校”项目,发挥身处网红商圈的区位优势,用全龄化的项目定位把服务功能拓展至商圈沿街商铺及企业白领需求点上。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历史文化街区,非遗、潮流元素相结合,推出少儿戏剧、书法、陶艺等热门课程,打破传统实践站的服务局限,开展120余场活动、覆盖社区全龄群体2000余人受益。
实践中心以市民夜校为抓手,引进“资源”和“人脉”,扩大社区共治朋友圈。市民夜校汇聚了一批专家学者、艺术达人、科技工作者,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从“充电学习”到“实践育人”,文明实践活动正进一步推动社区、商圈治理共同体建设。
理论宣讲融入了咖啡香气、公益服务顺应了群众需求——长宁区正描摹,文明实践如何成为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