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中国文化要略》。我看到第四章时,觉得有必要做下笔记,并梳理一下。第四章讲的是现行省、市 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纪录完后,我发现有9000多个字,大家可以慢慢看或者跳着看。
先记录下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
从九州开始记录,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铸造九鼎,定鼎天下。
《尚书·禹贡》分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县二级政区。
三十六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三川郡、东郡、颍川郡、南阳郡、南郡、九江郡、泗水郡、巨鹿郡、齐郡、琅邪郡、会稽郡、汉中郡、蜀郡、巴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邯郸郡、砀郡、薛郡、长沙郡。
汉袭秦制,郡国并存。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州。州、郡、县三级政区。
按照刘秀建基的顺序,东汉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益州,交州。
唐朝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朝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唐代还把一些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
北宋初年,把全国分为十三道,不久即改“道”为“路”。
路以下为(府、州、军、监)和县。府、州的作用和性质与唐代相同,类似秦汉以来的郡。军则是有军队戍守的政区,监是管理矿产、畜牧的政区。
军、监有的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有的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
元朝,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其他地区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行省之下,设道、路、州(府)、县。
明朝。有明一代,除京师、南京外,设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此即两京(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
明朝,省下设府和州,县。
清朝,采取对明中叶以后由总督、巡抚统领省政的方法。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巡抚是负责一省全面领导工作的首长。
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这称呼熟悉吧。
进入现代,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
23个省(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写了这么多,总体而言都是三级左右,不要记那么复杂,有个印象就行。
很多人可能都很疑惑。
为什么我国各个省的轮廓形状很奇怪?
这事主要是元朝干的,用的是犬牙交错划界原则。还有一个是山川形便划界原则。
山川形便,是说在划界时,以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如唐太宗时,“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
“犬牙交错”是指在划分行政区的时候,故意违反山川形便的原则,将一省的战略要地划到另一省,从而破坏其地理完整性。目的是为了加强这些区域的统治,避免地方凭借山川河流阻隔形成割据。
接下来讲讲现行省、市 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北京市,简称京。北京的称呼来源于朱棣,1403年,朱棣称帝,改称“北京”。陪都为南京,一南一北。“京”的本义是人工筑成的高大的土台或建筑物,后来引申为国都、京师。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北京古时叫燕京,因为燕京是西周燕国的都城。洪武三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
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西晋时,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是北平作为一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在行政区划中。明洪武元年,大都易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
所以南京的名称来源就不用解释了吧。
南京是位于南方的京城,北京是位于北方的京城。
天津市,简称津。关于"天津"之名的由来,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星座。《隋书·天文志》在记载"九坎东列星"时说:"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宋史·天文志》道:"天津九星在虚宿";旧《静海县志》却云:"女宿上有天津九星";乾隆《天津县志》收记了以上诸条,并把此作为天津"故以为名"的说法之一。
而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一种说法是,燕王朱棣起兵往南京夺位,率军由此南下,因天子渡津于此,赐名“天津”。津的本义是渡口、水边的城市。
天津始于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河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糟粮转运中心。
上海市,简称沪。“上海”之名始于宋,因当时海船往来,人口密集,在一个名为“上海浦”的地方设市交易,遂有“上海”之称。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弘治上海志》,该志称“其地居海上之洋”,即当时渔民商船出海的地方,因此叫上海。
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扈是抓鱼的竹篓子。
重庆市,简称渝。“重庆”指祖父母和父母俱存,延伸为祖辈和父辈“三世”以上家庭同居一堂的情形。这一词义盛行于宋、明时期,今已不用。“重庆府”之名来自于宋光宗为贺寿圣皇太后吴氏寿辰,依照民间将厅堂更名为“重庆堂”的习俗,将自己的潜藩恭州更名为“重庆府”。我查了一下,感觉这种说法更靠谱些。重庆简称渝,重庆市境内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朝在这里设置渝州,因为流经重庆的嘉陵江古时称作渝水,故重庆古名为渝州。
河北省,简称冀。河北即黄河以北,河北在《禹贡》中属“冀州”,简称“冀”。
河南省,简称豫。河南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因此叫河南。河南在《禹贡》中属“豫州”,简称“豫”。
山西省,简称晋。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
山东省,简称鲁。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西周时期周公旦封于鲁国,而鲁国在周公旦的封地中位于太行山以东,故山东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辽宁省,简称辽。1929年,中华民国改奉天省为辽宁省,辽宁得名意为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北宋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契丹族建立辽国,辽国的称呼大概率也是辽河的原因。
其实,很多省份的简称都取自河流。很多省份的名字也受山川形便划界原则的影响。
吉林省,简称吉。吉林是满语,全称叫吉林乌拉,吉林是沿或靠近的意思,乌拉是江或川的意思,吉林乌拉就是靠近江边的地方,后来从汉语习惯,省去乌拉二字,简称吉林。明永乐十八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奉命来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1885年,康熙帝下令通称吉林,从此吉林成为正式法定称谓。吉林省内有五大水系,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吉林省的简称“吉”来源于清廷建立的吉林城,而这个城市的名字又源于满语“沿松花江的城市”,吉林乌拉。
黑龙江省,简称黑。“黑龙江”之名,首见于《辽史》,以其江水黑色、蜿蜒如龙称为“黑龙江”。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导致水体颜色看上去呈现黑色而得名。自古以来该河就被称为黑水、弱水、完水;唐称望建河;《辽史》称黑龙江;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名称和简称都和黑龙江有关。
江苏省,简称苏。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历史上的江苏地区,尤其是苏州,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古时的吴郡被称为“吴苏州”,吴国的姑苏城,姑苏台,姑苏山。苏字可以代表吴国,代表苏州的文化底蕴。苏州不比南京弱,这就是底蕴。
苏州市,古称姑苏。吴是苏州最早的名称,与“勾吴”有关。《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南奔,自号勾吴”。《正义》云:“吴,国号也。”隋开皇九年(589),废除吴郡,改吴州为“苏州”。《吴郡志》云:“改曰苏州,以姑苏山为名。”苏州之得名自此始。
姑苏山,一名姑馀、姑胥,又名紫石山、胥台山,俗称和合山。东汉《越绝书》:“春夏治姑胥之台。”唐陆广微《吴地记》载:“阖闾十一年,起台于姑苏山,因山为名。
姑苏名称的来源有很多,一是与古老的吴国及其君主相关。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名叫夫差,他在位期间下令建造了一个城市,名为“姑苏”,意为“上帝给了我恩惠的地方。二是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夏代的著名谋臣胥被封为吴地的统治者,此后,吴地开始被称为“姑胥”,吴、楚地区方言中“胥”和“苏”同音,后来逐渐变成了“姑苏”。
再深入一点,我查了一下。姑字与上古音韵有关,上古属鱼部见母。
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也分别用36个汉字来表示,每个声母分类下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代表字,其中见母下的代表字最多。
姑字,在上古音韵中就属于鱼部见母,韵部是鱼,声母是见,用汉语拼音拟音古代应该读作[ ka:]。
或者说姑字可以用作副词。比如姑爷,姑父,姑母,姑娘,姑婿,姑嫂。姑字,从女从古,本义是丈夫的母亲。
用于地名的“姑”,除“姑苏”之外,古代还有姑蔑、姑灌、姑媱、姑射、姑逢等。夏代的著名谋臣胥被封为吴地的统治,人名为胥,封地名为姑胥,山是姑婿山,城是姑胥城,因吴、楚地区方言中胥和苏同音,后来逐渐变成了姑苏。姑苏再演变为苏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浙江省,简称浙。浙江位于东海之滨,因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也叫折江,之江,因为钱塘江弯曲如“之”字。浙江在唐朝时先属江南道,后属江南东道,又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两节度使,“浙江”作为行政区名称自此始。名称和简称都与浙江有关。
钱塘江的名字由来,我感觉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与吴越国王钱镠有关。自古以来,钱塘江周围的地方都饱受海潮的侵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钱塘江潮水的壮观,要是没有海塘的保护,那气势磅礴的潮汐会冲毁土塘两岸的土堤,淹没大量的良田和住房。
这导致当时的吴越国年年有灾,钱镠让人以竹笼填塞石头沉入海中,堆砌成大石塘,塘外再打下木桩,建成了号称八百年不倒的捍海石塘,浙江两岸从此不再受潮汐之灾。因此这石塘,民间就称之为钱塘。后来浙江也渐渐被人改叫钱塘江了。
安徽省,简称皖。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大致包括如今的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清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因安庆府为当时安徽境内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故取两府首字而得省名;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安徽省境内天柱山古称皖山,皖公山,西周时为皖伯属地。
福建省,简称闽。唐朝,福建属江南道。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宋为福建路,元为福建行中书省,明清为福建省。
福建人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影响着闽人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习俗。
闽字造字是从虫,门声。“虫”字通“蛇”解,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图腾为蛇。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
福建境内有水量丰富的闽江。
江西省,简称赣。源于唐玄宗设立的江南西道而来,江南西道包括了现在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是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划。元代全国改设行省区划,设置江西行省,江西的名字由此而来。因境内有赣江,简称“赣”。所以江西省是在长江的南边,全称是江南西道。
江南必须得说说,江南为长江以南,江北为长江以北。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将江南道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此后,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渐稳定在今苏南、浙北一带,直至现在。
还有一个江东的概念,项羽讲“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又名江左;江西又名江右。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至东北流向,隋、唐以前,为南北往来主要渡口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江东之称始于汉初。《史记·项羽本纪》载:“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指此地。三国时江东为孙吴根据地,故当时又称孙吴治下全部地区为江东。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洞庭湖之北,故称“湖北”,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
湖南省,简称湘。湖南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境内有湘江南北贯通,简称“湘”。
两晋时期设有以“湘”命名的“湘州”;唐朝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建置之名始;宋朝设“湖南路”,元朝设“湖广行省”,明朝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湖南省历史代表文化为“湖湘文化”。
广东省,简称粤。北宋时置广南路,宋至道三年(997)分为广南东、西两路,简称广东、广西。明清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简称“粤”。有时与广西合称“两广”。清初,“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
也有说法是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广东,《吕氏春秋》称百越,《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秦朝一统六国后,将百越划入版图,创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南海指代广东地区,粤则是南海郡的简称。广西简称桂,以古为桂林郡而简称“桂”。
广信,即广信县,古代地名。两汉时期的苍梧郡广信县地处离水与郁水的交汇处,取汉武帝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广信县即是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汉代统治者对此地亦颇为重视,将交趾刺史部始建于此地。
现在广信的位置大概是在广东肇庆市万秀区和封开县这一块。这块地方是桂江、贺江与西江交汇的地方。西江别称郁水。2006年在西江与贺江交汇处建了座广信塔。
广南路,是汉地南部,汉地最早仅仅是指汉朝的领土,后来演变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峡路分设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为四川省。春秋战国时期为巴、蜀等国辖地。四川境内有多条大江,如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古人用“川”来形容大江,故此得名。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贵州的称呼始于宋朝。宋朝开宝七年(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发展壮大,秦置黔中郡和象郡,汉属荆、益二州,唐设黔中道。历史代表文化为“黔贵文化”。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云南”作为政区地名,先是县名,继为郡名,后为省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滇”这一名称早于云南,是云南保留至今的最早地名。战国时期至西汉初,在今云南省内曾经出现过一个“滇国”,《汉书•西南夷•注》载:地有滇池,因为名也。清代及其后,云南雅称三迤。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迤东道、迤西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析迤东道南部置迤南道。故常用三迤代称云南。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陕西位于黄河中游,西周初年以陕原(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为界分为东、西两地,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故名“陕西”。春秋战国时为秦国辖地,关中一带是秦国的发源地和治地。唐“安史之乱”后始设陕西节度使。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西夏时于其境内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置甘肃监军司,始见“甘肃”之名。甘肃省的大部分地域位于陇山(又称六盘山)以西。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为陇西郡。在唐代,这里设置了陇右道。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由于青海湖里的矿物质使湖水常年呈青色。古为西戎地,汉为羌地,隋置西海、河源等郡,唐宋为吐蕃地。
海南省,简称琼。海南二字是从“南海”沿变而来,南海则言海域之南方,海南二字是因袭南海二字之沿变而来。海南简称“琼”系来源于唐代的琼州。因境内有“土石皆白如玉而润”的琼山而得名。琼州一名,始于唐初。
至《梁书》《北史》始有“海南”之引述,二十五史中唐初姚思廉撰《梁书》有《海南诸国总传序》曰:“海南大抵在交洲南大洲上,相去约有三五千里”,是为正史中“海南”二字第一次之引用。但词意所指似为南洋、马来西亚、婆罗洲一带而言。其时为公元505年左右。
台湾省,简称台。名称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古称“夷岛”“夷州”“琉球”等。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蒙古分内蒙古和外蒙古。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的察哈尔、唐努乌梁海等部称为内属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在藏文中,西藏的意思是高地。西藏这个词语起源于唐朝,当时把西部的这片土地称为“吐蕃”。唐朝时期,吐蕃王朝就曾经被称为藏,到了宋朝,藏这个词已经成为对吐蕃的代称。正式定名是在清朝的时候。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元朝灭西夏后,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西夏故土上建宁夏行省,宁夏由此得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新疆这个名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名称来源说法很多,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
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
直到现在,“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名称的主要来源是根据它的地形特征命名的。澳门半岛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高山,分别叫作东望洋山和西望洋山,它们像一对门柱一样矗立在海湾两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口。因此,当地的渔民就把这个地方叫作澳门,意思是海边的门。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元末明初的时期,后来就沿用至今。
澳门古称“蚝镜”,后“蚝”雅化为“濠”,遂称“濠镜”。“蚝”以海滩盛产蚝(牡蛎)而得;“镜”乃半岛海湾波平如镜之故。清初岭南学者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说:“濠镜…去香山东南120里,有南北二湾,海水环之。”
澳门的英文名称源于妈祖,《澳门纪略》在追述妈祖阁的历史时指出:“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澳门的渔民称妈祖为“阿妈”,谓“娘妈角”为“阿妈角”。葡萄牙人正是在娘妈角登陆的,他们依渔民称此处的俗名称为Amaqua或Amacuao,此称后又简化为maquao,再简化为Macau,英文写作Macao。
最后,说下北上广深,广州和深圳没说。
广州市,“广州”这一地名出现在三国年间。226年,孙权考虑到岭南地区过于辽阔,不易管辖,又因交州刺史士燮势力太大,遂决定把交州一拆为二,史称“交广分治”,“广州”作为一个地名从此出现,合浦以西为交州,合浦以东为广州。广州辖区范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之大部。在隋朝前期,隋文帝设置了广州总管府。
广州简称“穗”,是因为“五仙骑羊赠稻穗”的传说。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深圳市,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指田间水沟,顾名思义,“深圳”即是田间有一条深水沟之意。真是太过朴实无华了。
深圳,又叫鹏城。因为深圳在古代时被称为大鹏城,加上深圳的经济腾飞,所以被称为鹏城。
杭州市,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武林。隋文帝统一中国,即调整江南地区州县设置,废钱唐郡,设“杭州”。这是“杭州”地名的首次出现。杭字从木,亢(kāng)声。本义抵御。也有方舟并济或以船渡,航行的意思。大运河杭州段应该是隋炀帝修建的,但是从杭州的名字可以看出,可能他老爹隋文帝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武汉的名字来源于武汉三镇,它是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个地方组成的。武汉别称江城,武汉市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地方,这两条重要的河流贯穿整个城市。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官城。来源的说法也很多,一是“成都”来源于蜀语“成都”的读音,意为成族人的地方,代表着蜀族人的聚集地。二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成都”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的意思 。三是成都得名于开明氏,“成”字含义与旧称崇庸或“庸成"相同,成都是开明氏蜀国的都城。四是根据《太平寰宇记》,成都的名字源于周太王从梁山迁移至岐下的历史过程。当周王迁至岐地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集市,再过两年变成了一个城市,因此得名“成都”。五,上古时期,有一个被称为成的部落定居在现今成都所在的位置,他们的都邑被命名为成都。
成都之所以简称蓉,是因为在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在蜀中称帝长达30年。他为了满足蜀人的利益,实行安邦治蜀的政策,使蜀地人民度过了几十年的安稳愉悦的生活。在成都城上,孟昶遍植木芙蓉,因此成都被称为芙蓉城,后来简称蓉城或蓉。
三国蜀汉时期,成都是中国的重要织锦中心,蜀锦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朝廷的重要贡赋来源,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蜀锦生产,朝廷在该时期设置了专门的机构'锦官',并筑有一座名为'锦官城'的城市。
西安市,古称长安、镐京。周朝时期,称为镐京。秦朝时期,称为咸阳。汉朝初期,刘邦看到咸阳旁边有一个小乡村叫长安乡,于是决定以此命名新的首都,意为“长治久安”。唐朝时,再次使用了长安这一名称。元朝时期,更名为奉元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政府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洛阳市,最有可能的说法是洛阳名称来源于当地地理环境。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洛阳曾经是商朝时期的一个部落聚居地,名为阳周,阳指的是当地山脉的一个支脉,而洛则来源于洛水,洛阳位于洛河与千岛湖之间,历史上是洛水的交通枢纽。
另一种说法是洛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当时称为雒邑。据考证,雒邑位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带,它是商代的一个重要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十大城市:北上广深杭,天津,南京,武汉,苏州,成都。再加西安和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