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人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历史上日本叫什么?)

日本,位于中国东面的一个岛国。在中国古代,又称为“东瀛”或“扶桑”。因为古代时期,日本人身材矮小的缘故,中国又称日本为“倭国”。

日本为什么被称为“东瀛”呢?

相传,在中国的东面,大海之中,隐藏着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虚无缥缈,有神仙居住。春秋战国时候,齐国的国君,曾经派人在大海中寻访仙人和神山,试图找到长生不死之药。

后来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威震宇内。为了江山万代永固,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出海,到东方的海上寻访仙山,为自己找到长生不死之药。

没想到,徐福的船队一去不回。他们一路往东航行,一直到了一座岛上。原来徐福从未想过回来,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东方的岛上建立一个海外乐园。他所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在那个岛上繁衍生息,生儿育女。

据说徐福东渡,到达的仙山,就是今天的日本,徐福带去的人成了日本人的祖先。所谓的“瀛洲”仙山,就在中国的东面,所以又称为“东瀛”。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实际上,日本在公元前,就已经有了土著人居住。这些人,很可能是在原始的冰川时期,从中国东面或者蒙古地区穿过结冰的大海,乘坐独木舟漂洋过海到达的日本岛。

那么,“扶桑”又是如何成为日本的别称的呢?

在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有所谓的“扶桑武士”活着“扶桑浪人”的说法。当时的日本其实处于分裂状态,因为内乱,部分武士乘船到达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成为海盗。

在中国明朝时期,东南沿海来自日本的浪人组成的海盗集团被称为“倭寇”。但是这一说法,在明朝才流行起来。明朝之前,零星来自日本岛的海盗,也有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情况,这些人称为“扶桑浪人”。

“扶桑”很可能不是指所有的日本地区,也许只是日本靠近中国某一地区的特指,后来发展成日本的另一个别称。

《梁书·诸夷传·扶桑国》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在中国东方两万多里的地方,这里的两万多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指距离十分遥远。扶桑国多有扶桑树,因此称为“扶桑”。所以,在这本书中,“扶桑”和日本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都在中国的东方,所以“扶桑国”,渐渐被后人理解成为“日本国”。

其实,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都是不准确的,只是根据在中国东方的地理位置而来的。真正对日本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倭国”。

为什么“倭国”才是日本的准确说法?

所谓“倭国”,可以说成是小矮人组成的国家。倭,猥琐矮小的意思,汉魏晋时期,专门用来指代日本人。“倭寇”,则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专门用来指日本劫掠中国沿海的浪人集团。

过去日本人身高非常矮小,在汉朝以前的原始土著日本人,身高普遍在1.5米以下。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岛上植物密布,原始时期的日本土著主要靠打猎和打渔维生,为了适应岛上的气候和环境,比较矮小的日本土著更容易存活下来。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由此可知,汉朝时期的日本,是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组成,并未统一。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汉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玺,赐名“倭奴国”。在1784年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上刻有“汉委奴国王”的文字,证实了史书的记载。

飞鸟时代,到了公元646年,大化革新后,日本称为“大倭国”,逐渐走向统一。此时中国已经改换了好几个朝代,进入了唐朝。唐朝之前,日本称为“倭国”,其实带有一定的歧视意味,就是说日本人是小矮人,这让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不是很高兴,因此向天朝上国申请更换国名。

“倭国”是如何成为“日本”的呢?

《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句丽叛上作乱,唐朝派遣军队平定叛乱。日本派出遣唐使,祝贺天朝上国平定叛乱,后来日本使者在中国待久了,慢慢知道了一些汉语的意思,知道“倭”其实带有侮辱的意思,于是讨厌被称为“倭国”,请求更改国名为“日本”。

日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太阳从东边升起来,首先照到日本岛,所以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

朝鲜《三国史记》记载:“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也就是说,日本的国号,其实是女皇帝武则天所赐。

种种文字互相印证,说明“倭国”改名“日本”,大约发生在公元七世纪。现在我们知道了,日本并不是一直都叫“日本”,它的古称是“倭国”。当然,因为日本大部分人是大和族,所以日本也被称为“大和国”。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正式更名为“大日本帝国”,因为“Japan”。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一举肃清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在中国历史上,相对于东瀛、扶桑等说法,“倭国”才是日本真正的称呼。


推荐阅读